网上交易受骗的不只有买家,卖家同样有被骗财的危险。
进入3月以来,记者采访多家购物网站发现,今年网上购物在支付环节的“热门”骗术是,制作一个假冒但相似度极高的网上银行网站让用户误入圈套,已经引得很多人上当,被骗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划走了用户银行卡里的钱。网上交易受骗的不只有买家,卖家同样有被骗财的危险。下面就让我们一一重现今年以来的典型案例,拆解其中的玄机。
真实案例1:
卖家也被骗,真冤呢!
“网购受害者一般是买家”的传统印象正在被打破。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不多见的欺骗卖家的骗局始末。3月4日,网络卖家小李收到了这样一条买家的留言:“2007年03月04日15点37分49秒********:你好,想买您这件宝贝(到昆明市),但我的招行信用卡在换卡,暂时没有其他网银支付,麻烦你给我一个汇款账号,最好招行或农行的!麻烦你连同此宝贝的链接发到我的:********@163.com邮箱,后天就回到家,我及时汇款,谢谢!”
小李说因为自己没有农行的账号,就用邮件告诉了那个买家一个招商银行的账号,3天后,小李就收到邮件了,告诉他说有个交易,收到了199元货款加18元运费共217元,告知小李点击链接去开启服务就能收款了。
小李当时看了一下邮件,感觉很像自己平时登录的网络银行的网页,于是没多想就点开了,点开后网页上直接有他的账号,只需要输入密码就可以,小李迷迷糊糊地就把自己的密码输入了,结果他很快发现,自己那张招商银行卡上的钱反而被人取走了。
真实案例2:
买低价电话卡,不靠谱!
网民张先生着急给自己的手机充值,但又希望能找到更便宜的卖家,他在网上偶然看到有个卖家的充值卡面值100元,只卖80元,张先生高兴之余忙询问卖家是否有货,收到对方回复,“请在我公司以下网站用你的支付宝购买,本网站为自动发卡,新开的网站做的不完善,请多多关照,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
卖家一步步诱导,要求小张必须先确认“交货”,才有所谓的“系统”自动将卡发给张先生,但他付了钱之后就没消息了。
张先生后来回忆说,其实之所以会上当,主要是因为以前在某个网站上买过卡,也是先银行汇款后给卡的密码,很有信誉。所以就形成了第一印象,误以为这种点卡网站大多都是可信的,再加上卖家这次说支持支付宝,所以自己感觉更放心了,没想到被骗子给蒙蔽了。
真实案例3:
假冒网银,更易得手!
制作假的网银网站,并编各种听似合理的借口让对方输入银行卡密码,成为骗子们最近的一个新伎俩。
无独有偶,今年某网站一名工作人员在零点到1点之间,看到买家小刘在网上发布的“求购××手机数据线和电池”后,主动联系小刘,称自己有货,并发给小刘一个网站地址,他要求小刘在此网站上支付0.01元下一份订单,把获取的订单号码告诉他,然后他根据该订单号码通过邮局寄货,货到验收合格由邮局代收货款。
小刘在页面上填写完收货地址信息确认后,被要求选择银行来支付0.01元订单,小刘选择了这个页面上的“招商银行网上支付”,即进入了支付页面,填写完银行卡的信息并确认后,网上显示出支付不成功的页面。试了数次还是不行。
该网站工作人员告诉小刘,如果真支付不了就算了,他说自己信任小刘,会在次日发货。
半个小时之后,小刘感觉有点不对劲,赶快登录招行网上银行查询,却进不去,联系了招行在线客服后,更改了登录密码,然后登录查询,发现卡上1700元全被他人通过网上消费盗用,才知自己受骗了。
1700元不翼而飞,不算一笔小钱了,这让小刘非常气愤。
骗术拆招:
揭开骗子惯用招数
STEP 1:骗子一般首先会分析受害者的心理,寻找受害者的心理薄弱点,比如卖家急于将自己的商品卖出、求购者对商品的强烈需求等。
STEP 2:接下来骗子会抓住受害者的心理,通过制作一个高度相似的假冒网站、钓鱼网站等,以便于获取受害者的账户信息。因为网络骗子知道人们怕受骗,经常会上网核实。而当人们一旦查实确实有该网站,信任度就大大增加。比如上述案例中出现的假银行网站,假网站通常都经过骗子的精心设计,页面和真正的网银相似度很高,但域名会有差异。不过,因为很多银行对网银网站的域名推广得不是很到位,辨识度不高,所以许多用户记不清楚。
STEP 3:骗子要求受害者在假冒网站上输入账号和密码,这时所用的借口通常是给你打钱或者你打钱然后对方发货。
STEP 4:一旦得手,骗子将迅速盗取受害者账户内的资金,通过网上消费等形式转移。
业内提醒:不要轻易进入对方给的网站链接
记者就这种骗局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该人士提醒广大用户,不要点击进入交易对方给你的任何网站链接,进行交易、查看交易信息以及投诉信息等,一定要登录公布的官方网站。
同时,不要轻易接收陌生人通过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途径传送的文件,例如图片等。如果有卖家提出有更多的产品图片需要向你展示,尽量要求卖家将产品图片发在淘宝上,以免误中病毒。
此外,不要在邮件中或是其他网站输入您的登录密码或支付密码。
业内人士还特别提醒,目前很多冒牌网站,网址与各大银行的网银网址可能只差一两个英文字母,界面也与真正的网站非常相似。消费者一旦输入错误登录到冒牌网站,就有可能被骗取姓名、账号、密码等信息。所以最好把网银网址添加到收藏夹里,注意认真比对。针对这种情形,单靠银行的安全技术是难以解决的,用户尤其需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来自《2006年中国网上支付报告》的数据显示,对网上支付感兴趣的网民占到了64.4%,而不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中,有66.1%是因为担心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对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表示怀疑,主要体现在担心泄露个人隐私和错误操作导致个人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则担心个人账号被人盗取利用。信报记者 贺文华/文 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