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被借壳?
上周,常被“绯闻”缠身的罗顿发展(600209.SH)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从6月10日起,罗顿发展的股价和交易量就出现了异常波动。6月10日当天,罗顿发展股价涨幅9.94%,成交量34万手,成交额1.81亿元,换手率达15.02%。而当日,市场平稳,上证指数只是小幅微涨。之后的11日、12日两天,尽管上证指数持续下跌调整,但罗顿发展的股价继续飚升,换手率也分别高达20.92%和18.43%,成交量分别为47万手和41万手,成交额则分别保持在2亿以上。
罗顿发展的异动源于一条传闻:国内最大的安全软件公司瑞星欲借壳罗顿发展在A股上市。据公开披露的股东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瑞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罗顿发展2470600股流通股,高居该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之首。
消息传出后,市场为之哗然。业内纷纷猜测,瑞星传言了8年之久的上市计划终于又有“起色”。但瑞星公司市场总监马刚、副总裁毛一丁和罗顿发展董事会秘书韦胜杭均给予了否定。
“公司暂无重组计划。”韦胜杭称。
“瑞星不会借壳上市”
“这可能是公司的财务投资,与公司的业务没有关系。”“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尽管马刚和毛一丁对瑞星上市事宜都讳莫如深,但《理财周报》记者还是从可靠的渠道获悉,“瑞星不会借壳上市。”
一位接近瑞星高层人士告诉记者,“瑞星购买罗顿发展是由其委托的理财公司操作的。”他没有透露该理财公司的名称,但他表示,该理财公司经营瑞星数亿元的现金,负责其在股市上的投资。“它们还买了其它的股票,不止罗顿发展这一家。”
可以查证的资料显示,除购买罗顿发展外,北京瑞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在2007年大量买入ST海星(时称“海星科技”)的流通股。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北京瑞星持有ST海星1660000股。
此次交易还一度被业内人士看成是瑞星借壳ST海星上市的佐证,但该传闻后来因为珠海格力的介入而否定。
为什么是罗顿发展?
“股价没有大幅度的异动,我认为购买罗顿发展应该是瑞星的一次股票投资。”神州创投副董事长丁福根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但是,如果只是股票投资,为什么北京瑞星偏偏选择了ST海星、罗顿发展这种主营业务实力并不突出的公司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认为,“瑞星可能是在做两手准备,如果条件允许,瑞星就选择上策,公开发行上市;但现在IPO的门槛较高,借壳也不能不考虑。”
不过丁福根对此说法持保留态度。“只有瑞星的股东,而不是瑞星本身购买了罗顿发展,借壳上市之说才有可能。”他认为。
《理财周报》记者通过查证北京市工商资料了解到,时至今日,瑞星注册的股东为王莘、林文荻和汪潮涌三个人。其中,王莘出资2613万元,占87.1%的股份,为绝对控股人;林文荻出资177万元,占5.9%的股份;汪潮涌出资210万元,占7.0%的股份。
而上述三人并未出现在罗顿发展的流通股股东之列。
长于题材炒作的罗顿发展?
重组、借壳、再借壳,长期以来,围绕罗顿发展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
早在2005年,罗顿发展就传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营业务从传统的酒店业务转向网络通信等高新技术行业,并将业务重点从海南转向了上海。不过从该公司2008年年报来看,酒店经营管理及装饰工程仍是其收入的绝对来源,网络通信工程所带来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因为资产质量较弱,公司盈利能力有限。罗顿发展为了充实公司资产,曾与某传媒类公司就重组事宜进行接洽,但谈判进行到后来没有任何结果。
此外,就在此次“瑞星绯闻”之前,厦门证券欲借壳罗顿发展上市的传闻一直在坊间流传,但该说法遭到了罗顿发展的否定。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罗顿发展内部,其实一直存在着重组派和借壳派的争论,很多传闻亦不是空穴来风。“从公司公告来看,2009年罗顿发展1-6月份累计净利润为亏损,罗顿发展的主营业务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IPO门槛较高的A股市场上,罗顿发展仍是一个不错的壳资源。”该消息人士坦言。
“这就是一只题材类的股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而围绕在这只股票周围的投资者也对其眼花缭乱的概念乐此不疲。公开的资料显示,被称为中国“最牛散户”的刘芳就曾经在2008年第一季度持有罗顿发展(当时为“ST罗顿”)157.27万股,位居当时10大流通股股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