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近日遭“黑客”袭击,大量内部资料及科学家之间有关气候变化学术内容的电子邮件遭窃取和公开。公开内容现已引起有关“人类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程度是否被主观夸大”的争论。
信息失窃
东英吉利大学是英国气候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的权威机构之一。21日,这所大学发表声明,宣布气候研究中心内部资料遭窃。美联社援引声明内容报道,“黑客”侵入气候研究中心的一台网络服务器,窃取并公开了大量数据。警方现阶段已介入,开始调查“黑客”来源。同时,有关方面正在证实被公开信息的真实性。
声明说,“黑客”入侵时间为上星期。随后,1000多封在过去10年往来于英国和美国气候变化高级研究人员间的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文件被公开在互联网上。比信息失窃更加关键的是,遭“黑客”公开的这些内容经由一些博客转载,现阶段已引起相当激烈的争论。美联社报道,一些邮件和文件内容显示,在过去几年间,科学家不客观地“夸大”了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所产生的影响,一些科学家还“操纵”这些数据。
统计窍门
选择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不到一个月窃取并公开气候变化内部资料,一些人认为“黑客”别有用心。美联社报道,在公开的电子邮件中,有一封邮件格外引人注目。邮件发件人为气候研究中心主任菲尔·琼斯,收件人为研究中心其他多名气候变化研究人员。
邮件包括一张过去一千年间全球气候变化的曲线图。琼斯在正文中写道,在汇总气温数据时,他“使用了迈克的窍门,使每2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符合基思掩饰(气温)下降趋势(的立场)”。美联社说,琼斯提及的“迈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象学教授迈克尔·曼。美联社试图通过电话及电子邮件方式采访迈克尔·曼,但均未获得答复。而邮件中所指“基思”,至今不知是何许人。
这封邮件遭公开后,琼斯本人已对其真实性作出肯定表态。一些对气候变暖理论持怀疑态度的人抓住琼斯信中的“窍门”一词,认为琼斯使用“诡计”故意歪曲真实数据以佐证人类活动致使气候变暖的个人观点。依照一些博客的说法,即便是真实的气温数据,当被使用不同分段统计方法汇总统计时,确实可以产生相异的效果。
学术界的全球“忽悠秀”
学识渊博、业有专攻的专家教授若决定要忽悠人,其可信度当然要比普通人高得多。一旦东窗事发,这些“专家”所遭遇的质疑与诘难,当然也要严重得多。
如果说,黑客选择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前曝光一些信息和邮件是“别有用心”,那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也许他不过真的希望,学术能为真相而不是利益服务。
黑客窃取资料的行为毋庸置疑是不对的,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有关地球未来的研究资料被曝光,于公众而言未必是坏事。已有“懂行”的人指出,即便气温数据真实,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也许就是气候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所言的“窍门”吧。无论这位负责人如何辩解,人们的质疑声已不可能消失;而那些气候专家所作出的结论不得不面临更广泛的争议。
学术界的公信力,已如华尔街曾经辉煌一时的“金牌经纪人”一样面临危机。前段时间,曾经被誉为韩国“民族英雄”的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因涉严重造假被判刑,他造假不仅为了沽名钓誉,更为了获取巨额补贴的经济利益。而在近来一年多的时间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打击的“金融危机”之前与之中,众多知名经济学家言之凿凿地说了许多昏话,包括美国的“股神”巴菲特多次说全球股市见底且鼓励大家进入等。
如此种种,还想让我们普通人对专家保持仰望的姿势、绝不含糊的信任,已无可能。气候专家目前面临的质疑,当然也与人们对于学术界态度的转变有关。一旦有风吹草动,民众都不会再一味盲从专家的结论与建议——尽管让所有人认识到气候变暖对于地球的危害十分必要,但专家若有意夸大,那已是另一回事。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因全球舆论的介入,从9月份开始已纷纷扰扰的全球减排问题,将在下月的全球气候会议上遇到更多分歧与障碍。
择时择机重开一个会议也许不难,但要重建学术界的公信力,还需着眼长远。然而,由于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已与太多的利益集团或本国立场牵扯到了一起,若日后再出现“忽悠秀”此起彼伏,那也并不奇怪。只是,即便是对某些行业完全外行的公众,也已呈越来越难被忽悠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