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6日在吉隆坡,来自世界各地的黑客高手在此参加第三届电脑攻防黑客大赛。
作者:肖 显
因搬迁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而导致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之后,爱沙尼亚从4月底到5月中旬连续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政府部门、主要政党、媒体、银行和各大公司的网站都陷入瘫痪。而在西方一片指责俄罗斯发动“网络战”的声音背后,美国空军网络战司令部已经在5月悄然形成战斗力,并将最终升格为一个由四星空军上将领导的一级司令部。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人体,那么网络就好比是神经系统。网络战就是通过麻痹、瘫痪这个系统的作用,使得国家的战争机器无法运转。美国著名军事预测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所著的《下一场世界战争》中曾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处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实际上,这个由不停运动着的0和1组成的庞大数字河流,如今已经成了军队纵横驰骋的又一块新大陆。
爱沙尼亚网络发达却疏于防范
本报综合报道 自从爱沙尼亚因搬迁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问题而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之后,这个波罗的海小国在4月底到5月中旬的短短10多天时间里,接连遭到3波大规模网络攻击,造成全国网络瘫痪。
人口仅140万的爱沙尼亚享有两顶桂冠——网络化最彻底的欧洲国家和网络办公发展最迅猛的欧洲国家。然而拥有发达网络的爱沙尼亚在密集的攻击之下却显得不堪一击。在猛烈的攻击之下,受到攻击的总统府、议会、政府各部、主要政党、媒体、银行和各大公司的网站悉数瘫痪,被迫关闭了与外界的链接,使得爱沙尼亚的互联网成了“局域网”,所造成的具体损失尚在评估之中。
实际上,在爱沙尼亚遭遇网络攻击的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官方网站也在5月3日遭遇了一场空前的黑客攻击。但是由于俄罗斯方面采用了多路数据备份系统和现代化信息防护系统,因此虽然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还是成功避免了对网络资源监督的失控,网站没有瘫痪。
指证“开战”有困难
面对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网络攻击,爱沙尼亚总统、外长、国防部长相继向欧洲各国和北约伙伴紧急求助。目前,北约已经派出顶级的网络恐怖专家前往塔林,协助爱沙尼亚政府调查此事,并且帮助爱沙尼亚政府加强网络安全。不过,北约专家对切实指证俄罗斯向爱沙尼亚发动网络战信心不足。
网络袭击的一个特点是,侵入隐秘性网络的加密性和匿名性使侵入者难以被察觉。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资源的攻击既可能来自个人或一小撮黑客的自我挑战性行为;也可能是为了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实施的有目标的间谍行为;还有可能是直接以政治目的为动力的行为。显然,很难对上述行为作出仔细的区分。这使得原来意义上区分敌国和盟国的二分法变得难以操作,因为很难知道袭击来自何方,是国家、组织和还是个人。
芬兰网络战专家米科表示,很难证明这次攻击与俄罗斯政府有关。事实上,如果俄罗斯真想对爱沙尼亚发动网络战,那么后果应该会严重得多。
正因如此,尽管北约和欧盟官员私下里认定,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间网络战争”。国际间对于网络战的模糊界定也让爱沙尼亚求助无门。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杰克·阿维克索说:“目前,北约还没有将网络攻击定义为军事行动,这意味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第五款集体协防不能生效,也就是说北约不能就爱沙尼亚遭受网络攻击而实施还击。”
爱沙尼亚享有两顶桂冠——网络化最彻底的欧洲国家和网络办公发展最迅猛的欧洲国家,然而爱沙尼亚在密集的攻击之下却显得不堪一击,受到攻击的总统府、议会、政府、银行和各大公司等的网站悉数瘫痪。
网络战成为新的作战形式
本报综合报道 网络战是信息时代特有的新战争概念,网络成为网络战争中敌对双方打击和防护的重点目标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攻防对象的全新作战形式便应运而生。
23岁大学生制造恶性事件
人们真正关注网络战是始于1988年11月2日,当晚,美国国防部战略C4I系统的计算机主控中心和各级指挥中心相继遭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共约8500台军用计算机感染病毒,其中6000部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亿美元。这起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23岁的研究生莫里斯制造的恶性事件,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战的基本方式和巨大威力。
首次把网络攻击手段引入到战争中并发挥作用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到伊拉克,将其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在战略空袭前,又用遥控手段激活了病毒,致使伊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防空系统的C3I系统失灵。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网络战的规模和效果都有增无减。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使北约军队的一些网站被垃圾信息阻塞,北约的一些计算机网络系统曾一度瘫痪。北约一方面强化网络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战,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注入南军计算机网络系统,致使南军防空系统陷于瘫痪。
印巴两国黑客“厮杀”
在无休止的巴基斯坦与印度冲突中,网络战袭击在前几年克什米尔地区出现紧张局势很长时间后,一直是两国间主要的“军事行动”。2002年夏天,一个名为“G力量”的巴基斯坦黑客组织侵入了印度国防部网站,并窜改了印度国防部网站,假称印度国防部声称支持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独立,而且在国防部网站上设立色情链接。事件发生以后,印度国防部网络管理员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才破解了巴基斯坦黑客离开印度服务器时更改的密码。这就像一个小偷潜入居民房屋,临走却又换了锁,主人反倒要破门而入。2003年元旦,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黑客又以电脑病毒为武器展开激烈的网上“厮杀”,结果殃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台电脑。
美国打造网络战部队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可谓网络最发达的国家,但美国总统网络安全顾问克拉克曾断言:“美国是最容易受到网络信息攻击的国家。”
据美国2006年发表的一项报告称,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上年度遭到黑客袭击的次数总和达21124次,平均每次抵御攻击耗资150万美元。为对付黑客,美国防部每年要付出300多亿美元的代价,比当年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花费还要多。
为了应付网络黑客的种种攻击,防止出现“网络‘9·11’事件”,布什总统早在2002年就发布了第16号“国家安全总统令”,组建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简称JFCCNW)。该部队已经在今年2月正式编入了作战序列,标志着此前由黑客们进行的“网络游击战”正逐步向未来由正规“网军”部队进行的“网络正规战”演变。这支部队由世界顶级电脑专家和“黑客”组成,其人员组成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以及其他部门的专家,甚至还可能包括盟国的顶级电脑天才,所有成员的平均智商都在140分以上,因此也被一些媒体戏称为“140部队”。
2006年年底,美国国防部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队——网络媒体战部队。网络媒体战部队成员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新闻宣传理论知识,他们既是电脑高手,又是出色的“记者”。这支新军将全天候24小时鏖战互联网,“力争纠正错误信息”,使美军对抗“不准确”新闻、引导利己报道的能力大大增强。这是美军继战略“黑客”部队和第67网络战大队之后组建的又一支网络战部队。
今年5月,美国空军组建的第一个网络战司令部也已经形成战斗力。该司令部最终将升格为一个由四星空军上将领导的一级司令部,成为与空中作战司令部、空中机动司令部等其他9个一级司令部平级的单位。按计划,整个美军的网络战部队将于2030年左右组建完毕,全面担负起网络攻防任务,以确保美军拥有全面的信息优势。
为了应付网络黑客的种种攻击,防止出现“网络‘9·11’事件”,美国今年组建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这支部队所有成员的平均智商都在140分以上,因此被媒体戏称为“140部队”。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