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杀毒界的恩怨情仇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眼球,瑞星被卡巴斯基误杀之后,爆出了对方的误杀记录,吵吵着要悬赏搜集证据起诉对方,不料反被卡巴斯基捷足先登,悄悄在天津起诉,瑞星随后再爆卡巴斯基最近的六次重大误杀。普通用户们看了企业间上演的情节曲折的“连续剧”之后,心情并不轻松:用户的损失怎么办?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无论是此前诺顿误杀,还是当下的卡巴斯基和瑞星之争论,都让网民看到了杀毒领域的“不确定”因素,说不定哪天自己的电脑就会遭殃。而真等到那个时候,再让用户免费多用一年自己的杀毒软件,能够补偿用户的损失吗?
出于维护声誉的需要,企业之间的口水仗或许有不得不打的因素。但作为“手无寸铁”的用户,恐怕还是不希望看着保护自己电脑系统安全的厂商,都只顾忙着喷口水。
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它需要企业事先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及时升级病毒库,赶得上病毒变种频出的速度;也包括更新病毒库前对安全性、兼容性等进行必要的测试,它关系着用户的常用软件是否还能正常运行;还要认真建立客服中心,一旦出现突发问题之后,让网民能及时抓到“救命稻草”,而不至于被无情抛弃。这一切,都需要厂商潜心钻研技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真正做到对用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