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者按
杀毒软件杀到这份儿上,如今有点决战紫禁之巅的意思。瑞星与微点,犹如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死磕叶孤城,一战动天下。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边,江湖是“旧时泛指四方各地”;在黄霑笔下,江湖是“苍天笑,纷纷世上潮”;在金庸先生的名著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再大的江湖与天下,都是一出欲望与命运成全的人生复杂剧。
杀毒软件市场正上映着江湖与欲望的交织的剧情———十年论剑,弹指惊雷,强梁大鳄,风云际会,红尘如梦,功名似水。瑞星与微点纷至爆出的内幕,折射出一个行业与一群人的跌宕沉浮,有光荣与梦想,有汗水与希冀,有圈子和圈套。他们的故事属于以下故事的主角,更属于中国的IT行业。解读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无疑具有重要的观照价值。他们渐次升级的矛盾和博弈更像一场重新召开的武林盟主大会,在名利之外,理想与传奇、“后浪推前浪”的故事更是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越来越多的事实教育我们,莫以成败论英雄。有些时候,当市场遇上官场,就像秀才遇上了兵,有理说不清。好在跟导致不公平、低效率的力量一样,导致公平透明和效率的力量也一直没有退场。
历史就是这样被含混地推动着前进。
杀毒软件江湖正在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警匪片。
先是瑞星前高管现今微点公司负责人刘旭在分手五年后,一纸诉状把前东家瑞星董事长王莘告上法庭,半月前,某媒体的一篇文章,把演绎了近十年的江湖恩怨暴露在聚光类下,报道中的“涉黑”题材,“官商勾结”题材,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的无间道。
几天后,瑞星回应,记者恶意诽谤,瑞星工作人员曾对本报表示该文的很多细节失实,如文章中提到被拘留的副总,目前还在公司上班。该记者也公开回应“假新闻” 声明,状告瑞星索赔100万,在包括媒体和杀毒界元老,同行们方方面面的力量一起推波助谰下,整个剧情跌宕起伏,云谲波诡。
从相识、蜜月,到分手、反掐,经历诉讼与反诉讼,十年江湖恩怨,在对两个主角刘旭和王莘分别长达几小时的采访中,记者也陷入到扑朔迷离,双方站在各自立场的解读,让真相陷入自说自话的“罗生门”中。如今主角双方都在静待司法机关的判决,比较有公信力的消息是,3月7日将出判决最终结果。
让我们以刘旭和瑞星的恩恩怨怨为主线,历数杀毒江湖20年风雨。20年时光流转,大浪淘沙下,有人成了大佬,有人暗然出局,有人东山再起,有人顺势转弯。尽管和制造业相比,中国的软件业依然弱小到让人恨铁不成钢,但杀毒软件算是一枝独秀,堪称国产软件全面击溃国际软件的典范。但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杀毒软件行业整体还很弱小,最重量级的也没有成为赛门铁克。
第一阶段:个人激情燃烧岁月
明星人物:王江民,刘旭
标志事件:王江民拒绝收购,刘旭第一个发现并解决CIH,成为“中国杀毒软件第一人”
1991年,当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处于能人频出的个人英雄的激情年代,还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计算机科学研究室工作的刘旭被瑞星公司总经理王莘邀请出山,两周时间为瑞星做出了防病毒卡。当时瑞星的营业额、利润远高于现在很牛的用友等厂商,杀毒软件市场的辉煌可见一斑。
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王江民却把控着杀毒市场90%的份额,是杀毒江湖不可撼动的老大。当时来自美国的防病毒厂商NAI开价2600万美元控股江民软件,被王江民拒绝,“也算是国内最大一笔资本运作了”。
随着防毒卡市场的萎缩,到1996年底,瑞星资金链断裂,只剩下十多万块钱,还欠着十多万的广告费,刘旭临危受命,接任了瑞星公司总裁的职务。
那是个技术为王的年代,尽管对簿公堂,但瑞星上下还是承认刘旭当年的贡献,1997年3月,刘旭拿出了第一个杀宏病毒的产品,这项技术让瑞星彻底大翻身。 1999年刘旭做出WINDOWS版杀毒。“产品最怕它一招鲜。”当年业内把刘旭称为“中关村程序五杰”,王莘多次公开表示,“没有刘旭,就没有瑞星”。王莘也回报了刘旭,给了刘旭30%的股份,“显示出王的雅量”。
“技术、市场、渠道、服务,一张桌子四条腿,研发不是唯一的。”王莘长在市场运作,一些代理商价格变化可以说明,最初瑞星给代理商的价格是20块钱(当时的零售价为230 元),后来一路逆市上涨,从20块钱涨到了40块钱,再涨到60块钱,再涨到88块钱。在品牌和渠道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999年那年,CIH大爆发。这一年,瑞星做到了2800万元。这无疑是杀毒软件行业最辉煌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国际巨头们全面出局。
第二阶段:三国鼎立,营销混战
明星人物:雷军,王江民,毛一丁
标志事件:刘旭跟王莘分歧,导致刘出走,被外界解读为营销派战胜技术派
2002年,“搅局者”金山软件发动了一场著名的“蓝色革命”战役,以50元的零售价格给行业带来了冲击,这场降价风暴在若干年后被各类营销专家解读,至今毁誉参半。
当时瑞星内部,被分为两派,王莘是主降派,刘旭是否降派。分歧很大,两派互不相让。最后刘的不降价策略被采纳,在当年年底时,损失了好几百万的营业额,也就是在这时,种下了两人不和的种子。但刘旭认为,从长远看,这个策略是正确的,也就是这个策略,让瑞星有了2003年整个的突飞猛进。2003年2月14 日,情人节这天,他们“分手”了。
在这个事件上,官司的两大主角王莘和刘旭依然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解读,王莘说,如果不是刘旭的固执,不会让瑞星当年陷入全军覆没的险境,刘旭坚持,当年如果瑞星不坚挺价格,也不会成就今天老大的江湖地位。
在那些年间,营销战口水战频出,但包括金山、江民、瑞星在内的三家杀毒巨头错失了在资本市场上谋求更大舞台的良机。“已上市公司和外资公司中员工的收入普遍高于未上市公司的人员,有的甚至高出数倍。未上市公司如果长时间无法给内部员工不错的回报,人往高处走,最后导致的必然是人才流失”;从战略或战术层面判断,上市已成为不得不选择的道路。
在03、04年里,杀毒界进入黑暗期,频繁的人事出走,大手笔、大投入运作市场的手段被紧急叫停,开始大规模削减广告费、市场活动费用;而一轮营销搅局后,金山淡出杀毒业务,开始转型网游。
第三阶段:通用软件命悬互联网
明星人物:周鸿祎,毛一丁
标志事件:奇虎360与瑞星死掐,卡巴与瑞星官司及口水,瑞星免费
05 年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带动了病毒的泛滥,让杀毒软件行业再度崛起。瑞星占领了六成以上份额,江民金山分割另外四成。随后若干年,中国的消费者级安全软件市场多年来都保持着稳定的格局,这三家心照不宣地结成了一个联盟,偶尔会用降价促销或半年免费试用等市场营销手段来抢一抢市场份额,瑞星在06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上市已经不屑一顾,“我们不需要上市,我们不缺钱”。
但08年,是杀毒行业最动荡的一年,动荡的力量不再是营销手法,而是软件商业模式的颠覆。奇虎董事长周鸿祎“食言”,以“破坏性”姿态进入杀毒软件市场,打响了免费的第一枪,随后,“免还是不免,生存还是毁灭”,成了杀毒商们集体面对的沙翁式难题。
在这一阶段的另一个标志事件是外资杀毒软件再次来袭,来自俄罗斯的卡巴斯基悄然潜入,杀手锏和微软进入中国时采用的方法类似,先放任盗版,培养用户,圈到了用户,再慢慢收费。与此同时,卡巴开辟了口碑营销的鼻祖,在论坛上灌水培养粉丝,就这样,卡巴逐渐蚕食瑞星份额。